20世纪初,欧洲场地日益垂死,意大利也在为往来作念准备,其时意大利虽是列强之一但工业实力确乎垫底的阿谁,尤其在重型火炮的研制和大规模量产上不如英、法等国,这一时分的意大利走上了“万国造”阶梯,先后从不同国度购买大炮。在1910年,法国施耐德公司入辖下手为意大利研制一款260毫米重型攻城炮,开首定名为Mortaio da 260/9S,自后意大利将自行坐褥的简化版块加上M16后缀,16意为1916年研制得手。
法国原版火炮其实应该分辨为榴弹炮,但意大利将它称为迫击炮,可能是该炮射击仰角很高以及炮管倍径较小的原因。该炮战斗分量约12000千克,10.5倍径的炮管安装在钢制箱式炮架上,炮架上安装了助锄,炮轮为带钢圈的大直径木条辐轮,火炮安装了液压气动反冲安设,行军时需要将炮管拆解下来单独运输,牵引速率在6~8千米/小时。
火炮辐照分装弹药,炮架左侧安装了一部袖珍起重机吊装炮弹和辐照药,炮管俯仰角度在+20°~+65°,射界统共6°,炮管需要缩短到20°仰角才智装填炮弹,后膛使用施耐德常用的拒绝螺纹炮闩闭锁,火炮正面安装了炮盾为炮兵提供保护。
该炮辐照3种类型的榴弹,分量齐在220千克阁下,炮弹出膛速率350米/秒,最大射程9.1千米,合手续射击时射速为12分钟一发,爆辐照击也能达到2分钟1一发。220千克重的榴弹在一战期间很灵验,除了那些永备要地工事,大部分前哨注意步调经不起它轰击。
意大利安萨尔多和维克多-泰尼(奥托梅拉的前身)得到法国授权自行坐褥260毫米火炮,不外意大利自产的M16作念了少许修订,火炮射界加多到了阁下各6°,战斗时炮轮需要拆解,凯旋用炮架作念撑合手,牵引行军时无谓拆解炮管单独运输,只需要将炮管向后缩回,把一双绝顶的钢圈木辐轮安装在炮架上作念撑合手,然后就能用一辆大功率的牵引车整炮牵引,这故意于火炮快速部署和除掉。
M16重迫击炮入伍后成为意大利陆军的主力重炮之一,每一个重炮连装备4门M16,它们参与了与奥匈帝国陆军的战斗,奥军曾缉获过该炮。M16在一战后仍在入伍,有一些火炮被提供给西班牙参与了西班牙内战,二战爆发时意大利陆军边防军队手中尚有一些M16在役,它们在1945年退役。据称法军在一战期间使用了少许施耐德原版火炮,德军在1940年法兰西战役后找到了一些火炮并把它们重新定名为26cm Mrs 582(i),但没关连于该炮的使用纪录。